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管住这张好吃的嘴,吃多吃错轻则伤身、重则害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1:11:00    

原标题:管住这张好吃的嘴(金台随感)

吃是人类的本能,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本来吃饱了能生存下去就已经够本了,可是人们往往还不知足,一旦吃饱,接着就想吃好;一旦能吃好,接着就想吃出乐趣、吃出雅致。如此一来,人类这个本能和基础有时反倒不被看重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人深知吃饱的根本意义,坚持吃饱即满足的原则,把对吃的执着转而放在了自己的学业事业上或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上,于是就有了对清贫、勤俭或者类似生存状态的赞誉,这种行为和对它的赞誉延续下去、扩展开来,便成了一种精神,传承至今。

不过,这并不妨碍绝大多数人对于吃好、吃乐、吃雅的追求。古人不是说“食不厌精”吗?西晋时期的张季鹰甚至连官都不当了,要回江东老家吃鲈鱼莼菜羹。只要不过分,吃好、吃乐、吃雅的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

吃什么?当然是食物。不过,食物与食物有所不同。有一种分类就是:自己的食物和别人的食物。区别这两类食物的意义,在于分辨吃的利害关系。既要分辨食物的好坏,更要分辨因为不同的食物来源导致吃这个行为和结果的好坏。

分辨利害关系很重要。吃多了、吃错了,轻则伤身,重则害命。伤身好理解,吃多了引起血脂、血压、血糖“三高”伤身,吃中毒了不仅伤身,还可能危及生命。因为吃这个行为而带来生命危险的情况是有的。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子宋号称有“特异功能”,他手指头一乱动,肯定有好吃的享受。国君有一次召集官员们吃鼋鱼肉,没叫公子宋。公子宋很生气,冲进宴会场所用指头蘸着国君面前的鼋鱼汤吮了一口,结果君臣反目成仇,国君要杀公子宋,却被公子宋反杀。“染指”之事缘于人家不让你吃你偏要吃,结果吃出事。

还有相反的,别人热情地请你吃,隐藏着各种图谋,项羽请刘邦吃的“鸿门宴”就是如此。“染指”和“鸿门宴”的危险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吃别人的引来了麻烦。

社会在进步,对于大众来说,吃饱早已不是问题。这时主人家请吃饭,往往要往吃好、吃乐、吃雅上去安排。如果仅限于此也没啥关系,但是——别忘了,有的主人正盯着客人性命之外的“别的东西”呢,比如考试录用、职务升迁,工程招标、项目审批,行政越权、偏袒执法,等等,是特殊身份和特权。于是,有些请客的主家就悄悄地给客人送上食物之外的东西,比如金银财宝等。而有些客人呢,或许本身就想“染指”主人的这些东西,于是“稀里糊涂”地“吃请”。结果呢,除了吃出了“三高”,还吃出了“腐败”。“腐败”不伤性命,却伤害政治生命、事业生命。这是危险的吃。

为免误解,需要强调一下:吃的危险并不普遍,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完全可以放心地吃。放心是必要的,防范也是必要的。防范什么,前面讲得很清楚了。怎么防范?我想就是清清白白地吃,正正常常地吃,健健康康地吃。

有的人会说,我自己的身体自己负责,不需要你来提醒。不过,有些人哪怕是自己的身体,如果他的职业、他的身份与国家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法律的公平公正密切相关,而他又容易把这些当作自己的身体随意糟蹋,那么不仅要提醒,还要让党纪国法来处置,决不能任由他胡吃海塞。

因此,最好的办法仍然是自己管好自己,管住这张好吃的嘴。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