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65岁老太的二次元人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08:09:00    

闫宝华。受访者供图

65岁的闫宝华,现在是b站的一名二次元up主。

退休前,闫宝华在漫画杂志《北京卡通》当了十几年主编。她的前半生一心扑在动漫杂志上。

现在,闫宝华希望退休后可以一直做up主。在账号里,她和网友们分享看番感受,偶尔还会去吃谷、探店。如今,她在b站已经拥有19万粉丝。

60多岁的人追二次元,已经够新奇。她活力满满的状态,激情澎湃的表达,更是让人感到新奇。她的账号底下有人这样留言:“有的人65岁了,精气神还像20岁一样。”

●南方日报记者 段江含

触网

从害怕直播,到“原来也行”

自从开始做up主,闫宝华的退休生活又忙碌起来。

她的账号每周会更新2—3条视频和动态、做两场直播。视频里,她会和大家分享自己最近在追的番剧、新玩的游戏,有时候还做一些特别的挑战,比如在动漫联名店吃谷、去Livehouse蹦二次元的迪。

直播时,要是看到打动她的剧情,有时笑得前仰后合,有时又红了眼眶,仿佛她也是剧中人物。做喜欢的事情,让闫宝华不知疲倦,也让她迎难而上。

30多年前《北京卡通》刚起步时,市面上几乎没有国漫。她就和同事蹲地摊,买日本盗版漫画,逐页学习。

后来,文学专业的她学会了给漫画人物画睫毛,能和美术专业的人聊镜头语言,还办了国内第一场Cosplay秀……

现在,为了做好up主,她又开始挑战各种新技能。

在各种论坛侃侃而谈、主持过无数大型活动的闫宝华,面对摄像头给b站粉丝开直播时,却有些怯场了。

“我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中学做过语文老师,给学生上课时,一个眼神、一次蹙眉,就知道该怎么调整自己的表达。但是直播不一样,只能面对一个小黑点,给不了任何回馈,加上我又是老花眼,直播弹幕很难看清。”

第一次独自直播时,她战战兢兢,颤抖着手点进直播间。直播结束后,闫宝华心里有了四个字:“原来也行。”

做了半辈子传统杂志的编辑,闫宝华习惯把一切表达检查妥当,然后再发表。“直播时,所有表达都是即时的,生怕说错话。后来我意识到,我不是主编了,就是一个普通人,和大家交流观点而已,心里的包袱就放下了。”

留恋

曾带团队打造原创国漫杂志

退休后,闫宝华发现自己并不适应完全闲下来的状态。而且她担心《北京卡通》被大家彻底忘记。

喜欢了半辈子二次元的闫宝华,见证了国内二次元从无到有的过程。

《北京卡通》创刊之际,35岁的闫宝华被调到筹备组,成为漫画编辑,从那时起就一头扎了进去。

当时,中国的二次元处于几乎空白的状态。她带着团队从零起步,打造原创国漫。没有原创画手,那就一个一个挖掘,办校园漫画比赛、开培训课程,姚非拉、聂峻、夏达等知名漫画家,都是从《北京卡通》走出来的。

在做杂志的过程中,闫宝华真正爱上了二次元。尽管二次元在社会上的接受程度不高,让《北京卡通》经历了许多挫折,杂志团队的人来来去去,只有她始终怀抱诚挚的热爱,从未离开。

2006年,《北京卡通》因经费问题休刊。闫宝华四处想办法,找来经费,但仅仅维持了三年多。“后面钱花光了,出版社就决定不再办这本杂志了。”

2016年,《北京卡通》刊号被正式注销。后来,北京出版集团把原来《北京卡通》的办公地点租给一家餐厅。

有一次,闫宝华收到朋友的宴请,正好在那家餐厅。“我站在那,当年我的办公室在哪个位置,楼道哪面墙挂着原创的画,我都还记得,那一刻好像回到了过去。”再回故地,物非人非的场景,让闫宝华感慨万千。

除了她,仿佛没人还记得《北京卡通》,这件事一直压在闫宝华心里,怎么都排解不了。幸运的是,她女儿朱雀的好朋友猫牧师,鼓励闫宝华一起做b站账号,让她有了重新讲述《北京卡通》的机会。

碰撞

和年轻人在评论区讨论漫画

“我们账号团队现在就是猫牧师加上我女儿和她男朋友,一个后期高手文火慢炖(化名),一个大学生夏羽之,还有在杭州做剪辑的一个男孩朝仓琴月(化名)。我们因为喜欢二次元聚在一起。”闫宝华说。

闫宝华每周都会开直播,一般在晚上10点左右下播。零点时分,b站上就会有她直播的最新切条,这些切条都是朝仓琴月自发做的。

每天中午,闫宝华都会在账号的工作群中发一下最新数据,包括视频流量、粉丝数、直播数据。数据要是不好,大家也会讨论,是账号活跃度不够,还是选题要调整。闫宝华的评论区,经常变成一部漫画作品的“研讨会”。

“很多人给我留言,说特别期待我看某一个作品,想知道我看完后会给什么评价,我的感受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闫宝华发现,自己往往能和年轻观众碰撞出不一样的视角。比如,母亲的身份,让她格外关注作品里的亲情叙事和家庭关系。

“在追《BanG Dream! Ave Mujica》时,我一下子就注意到若叶睦和她妈妈之间非正常的母女关系。有一集中,若叶睦告诉妈妈自己心里很难过,但她的妈妈只顾在聚会上社交,完全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已经濒临崩溃。这样做母亲真的很不负责!”闫宝华说。

在追这一集时,评论区的观众都觉得闫宝华的视角和他们很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的视频也是有一些价值的,我有母亲的身份,能发掘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在闫宝华看来,很多优秀的二次元作品,与优秀的文学作品没什么区别。“许多优秀作品值得反复品味。比如,《赛马娘》第二季我看完之后特别感动,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闫宝华认为,赛马娘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它写的是赛马,但呈现出来的是马娘的故事,讲的是一群小姑娘如何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她们之间的情感纠葛、矛盾冲突。里面还把不同年代的赛马经历放在一起,人物和叙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得特别好。“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人物塑造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是优秀的文学创作。”

遗憾

做过漫画周边,可惜没产业化

闫宝华家客厅有一个大书架,摆满了书和各种动漫周边。书架上有一个米黄色的小人手办米米,这是《北京卡通》此前连载的漫画《米米》的周边。

“米米是一个服装设计师,拽拽的,很漂亮。这个手办是当时做的样品,没有正式商品化,一共就20多个,这个我一直收藏在家里。除了手办,还有一些其他周边,这在当时很超前了,只可惜没能变成产业。”闫宝华惋惜地说。

她希望能做成一件事——再做《北京卡通》的周边。这次并不是希望它能产业化,而是作为怀旧的寄托。

今年,闫宝华和b站的会员购联动合作时,对接她的工作人员给她出了主意,可以帮她对接厂家出周边,建议她做收藏版的小书,或者是礼盒装的册子。

“我之前一直意难平,做了账号后,心里好了一些。这个周边要是能做出来,我的意难平多少能再平一点。”闫宝华说。

闫宝华觉得,自己的精神气质最像二次元人物芙利莲。芙利莲是一个千年妖精,人类的一辈子对她来说就是弹指一挥间。男主在和她历险时,多次向她表达心中的爱意,但当时的她对人类的爱情毫无知觉。他们约定50年后再看一次流星,那时男主已经变成老头了。

“后来芙利莲重走当年的历程,她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了新的感受,并重新理解了那份感情。我就像她一样,本来我的心态是过来人,已经这么大岁数了,有那么多人生经历。但我现在跟一群年轻人在一块,重新走一遍,又有了新的感悟,看到了很多新的东西。”闫宝华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