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付江
5月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川专场,北川羌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邓平介绍了北川是如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的。

北川辛夷花。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北川的产业通俗来讲就是三头:木头、石头、水头,即木材石材加工和小水电,都是资源依赖型产业。”谈到绿色转型初衷,邓平直言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北川下定决心向高能耗、低效益产业开刀,坚决不要黑色的GDP,打出“三个最严”“四联单”“积分制”组合拳,并且在全省率先研发应用“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推进矿产砂石资源开发综合整治。
产业发展也向通用航空、文化旅游、食品医药、茶叶、安全应急等方向聚集。
目前,北川的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2.1:33.6:54.3,绿色产业对GDP贡献率超六成,规上工业万元总产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
“我们纵深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邓平表示,近年来,北川按照有利于国省市重大项目配套、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利于解决群众所需所盼“三个有利于”原则,建立生态项目储备库,抽水蓄能电站、唐家山水库工程纳入省级专项规划并批准建设。“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在未来5—10年将形成超过200亿元的投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