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驱动运营商转型:服务贸易给通信业带来新机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1:34:00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在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2025年服贸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举办,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今年服贸会科技赋能贸易的特色更加鲜明。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我国进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关键阶段。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是服务贸易的增长极。创新性技术是提振生产性服务业的必由之路。

图片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10日-14日在首钢园举行。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在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电信运营商提升数字化交付服务能力提供了新机遇。服务贸易给通信业带来哪些机遇?

运营商承担起更加多元和重要的角色

中国移动研究院(中移智库)副院长魏晨光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采访时表示,数字化技术助力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物流等行业实现流程优化与成本重构,推动其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并进一步拓展服务产业的边界。在生活性服务业中,例如零售、旅游、医疗等领域,数字化技术推动服务向个性化、精准化和场景化方向发展,促进新服务模式与业态的涌现。

在此过程中,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电信运营商在服务贸易日益繁荣的背景下,承担起更加多元和重要的角色。通过构建高速、稳定、覆盖广泛的数字基础设施,运营商为服务业的高效流通提供了网络保障。同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运营商能够深入挖掘服务业企业的需求,提供更加智能化、场景化、差异化的数智化服务解决方案。

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将5G-A技术与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在生产场景中,支持智慧港口的建设;在生活场景中,助力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如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车的应用。据悉,在天津,天津移动联合中国移动上海研究院、天津港集团,采用“一张5G行业专网+一张北斗高精度定位网+一张车路协同网络+一个核心平台+N大应用场景”的建设模式,在天津港实现集智能设备、智能操作、智能决策、智能管理于一体的全自动化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在重庆,重庆移动、轻舟智航、希迪智驾、腾讯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无人驾驶小巴车队,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启动载客试运营,这也是全国首个针对山地城市交通场景推出的5G无人驾驶小巴车队。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与生产生活服务领域融合所催生的新型服务形态,也是电信运营商开拓数字化交付服务的新方向与新机会。

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驱动企业服务与运营模式持续升级,推动电信运营商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覆盖全价值流程的大服务模式转型。魏晨光表示,客户需求被融入研发、生产、营销与服务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整体价值链的提升。对内,数字化助力管理部门高效协同;对外,数字化可聚合生态服务资源,为企业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总体来看,运营商使能数智技术助力传统服务业升级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引入数字化技术后,生产方式进一步向更高效率和管理效能演进,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二是通过服务人员、服务场域、交互方式的智能化升级,提升客户满意度。5G新通话是典型代表,该技术不仅支持传统语音和短信功能,还融入视频通话等新形式,并引入人工智能实现实时翻译、文本转换等功能,满足特殊人群的通信需求,拓展服务包容性。

三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聚合服务生态资源与能力,创新和延伸服务价值链,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驱动通信业突破传统“管道服务”模式

从服装贸易的行业特性看,其全球化布局正驱动通信业突破传统“管道服务”模式。

知名通信观察家陈志刚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采访时表示,服务贸易的发展驱动运营商转向提供高可靠性、低时延且合规化的定制化跨境通信基建,既要依托MPLS/SD-WAN混合架构等技术,提供“智能路由+带宽动态调度”方案,保障服装跨境电商订单交互、库存同步等高频数据传输稳定,也要响应跨国服装企业设计协同、供应链沟通等云端需求,加快“算力智联网”建设与全球网络架构优化。

图片

服贸会越来越成为信息通信业展示数字服务贸易能力的舞台。

此外,服装贸易的垂直场景交付需求,进一步倒逼通信业从单一“卖带宽”向“通信+技术”打包解决方案转型。

例如,在数字会展(线上服装秀、云端选品)领域,需通过边缘计算与5G-A技术融合,实现VR/AR实时互动的低时延支撑;在跨境客服(多语种咨询、退换货沟通)场景,要整合AI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云呼叫中心+智能路由”中台以适配多语种智能交互需求;针对服装供应链中海外工厂设备监控等远程运维需求,需提供“5G-A+边缘计算”组合的“网络切片+边缘算力租赁”服务,同时围绕服装设计稿、用户消费数据等跨境流转,开发“加密传输通道+合规审计”工具,以满足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要求。

以合规筑底线,以创新拓空间

数字化技术在广泛应用中亦带来诸多挑战。魏晨光指出,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有必要加强相应风险管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治理体系。

中国移动持续聚焦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如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治理等,并在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科技伦理等方面开展研究,致力于推动技术向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通信观察家伍霞在接受《通信产业报》全媒体采访时表示,对电信企业而言,服务贸易“增量空间”随着中资出海、外资入华双向通道得以加速释放。在拓展服务贸易机会与推动模式创新时,更需将依法合规贯穿其间,既以合规为“安全底线”防控风险,又以合规为“创新支点”拓展空间。

图片

服贸会ICT展今年首次创新打造“5G智联全球·京彩畅行服务”特色展区。

一方面,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从制造业出海到数字业务全球化, 通信服务从注重基础网络覆盖转向提供涵盖 5G 专网、云网融合、智慧园区等在内的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模式从“卖语音卖流量”的基础服务向 “卖方案卖生态”的高附加值服务升级。在此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法律壁垒是首要挑战。

例如,市场准入方面,一些国家和地区要求通过合规审查、安全认证,或本地持股比例限制。

数据安全方面,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而言,对于数据跨境传输都设定了较高的合规门槛,如果涉及模型出海,合规风险研判将变得更为错综复杂。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呼唤更高水平的合规实践。

另一方面,伴随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越来越多外国企业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智能制造基地落地中国,在华业务对通信服务的需求呈现出“深度定制化”特征,如智能制造领域,需要提供适配柔性生产的低时延、高可靠性工业级网络服务,以及设备联网、数据采集与分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领域,需打通跨国企业全球数据链路与本地生产系统的协同,同时满足中国数据安全法规与母公司全球合规标准的双重要求。遵循合规要求,进行资费定价、产品交付、服务提供全流程设计,安全合规将成为占据竞争先机的基础前提和应有之义。

采写:赵妍

采访支持:高超 崔亮亮

编辑:博文

指导:辛文

图片图片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