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南疆1020公里的边境线上,广西壮族自治区8个边境县(市、区)与越南山水相连。这里既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法治建设的特殊阵地。
近年来,广西创新普法形式,深化跨境法治合作,将法治元素融入边关治理血脉,为边疆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打破文化认知壁垒
“发生纠纷不要慌,法律机关帮调解……”3月12日,靖西市龙邦镇龙邦街,70岁的唐云霞用普通话翻译山歌歌词,身旁的龙邦边关文艺队队员随即用本地特有的壮族曲调唱出来。
唐云霞从小在龙邦镇长大,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嫁过来的外籍媳妇。亲人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让两国亲人了解两国政策和法律是一件重要事情,为此唐云霞加入了龙邦边关文艺队成为一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山歌来传唱政策和法律。
在边境线上,边民家里有外籍媳妇或者外籍亲人十分常见。
靖西市大莫村弄关屯距离边境线不到1公里,屯里50多户人,每家都有外籍媳妇。靖西市司法局将弄关屯教学点教师李春谋以及在弄关屯长大的大莫村村委会副主任陶成能培养成双语普法宣传员。普法宣传员配合移民管理警察每月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普法宣传精准到户到人。
近年来,百色市司法局联合14个部门开展涉边类违法犯罪普法宣传专项行动,各县区结合节日、圩日出台方案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乡镇,在全市刮起一阵专项普法旋风。
为了将宣传做到群众心坎上,百色市分类打造“右江河谷”“南部山区”“西北五县”普法示范带,结合边境地区均为壮族聚居区的实际,在承办全区“法律明白人”特色培训班时邀请声乐老师讲课,传授普法山歌的创作和经验。百色市司法局集结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成立百色普法乐队,在传承山歌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作出《呗侬学法歌》等10多首原创普法新民歌,到县域边境、跨境自然保护区、边贸互市、边境村企进行精准普法。
凝聚跨境共治合力
今年2月19日,越南同登庙会掀起了凭祥跨境旅游的新一轮热潮。凭祥市司法局因势利导,组织中越(凭祥)法律服务队迅速开展涉外法治宣传活动,助力边境旅游经济发展。
中越凭祥法律服务队于2015年成立,会集中越两国边民、律师、机关工作人员等力量。10年来,凭祥市不断探索创新,从吸收外籍人员的法律服务队到吸收外籍调解员的浦寨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协同普法从纸上蓝图变成生动实践。
在涉外普法阵地方面,凭祥市也走在广西乃至全国前列。
过去跨境务工人员多,凭祥市就在友谊关口岸打造双语法治宣传长廊,在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打造跨境劳务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如今,凭祥市与越南相关部门协作,对外籍务工人员在来中国务工前就开展岗前法律培训。浦寨涉外纠纷调委会在越南新清口岸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让在越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有地方可以咨询。
“我们一直推进对外司法行政领域合作和交流,就是希望能够汇聚双边力量、凝聚双方共识,共同提升边境地区人员法治素养,让法治更好护航边境和谐与发展。”凭祥市司法局局长凌文华说。
以凭祥市为示范点,崇左市持续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成立广西首个设区市层面经编办同意的司法行政领域“对外法治交流中心”,于2018年在全国、全区率先与越南谅山省司法厅签订《司法行政合作协定》,加强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领域合作。
目前,崇左市县两级司法局与越南边境县开展交流互访4次,交流合作实现常态化。双边共同开展“两国双园”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开展“法律进边关 普法惠边民”等涉外法治宣传活动,持续推动中越双边共营法治环境。
筑牢边境法治根基
在边境线上,走私、偷越国(边)境等涉边违法犯罪是乡村治理的难点。
靖西市岳圩镇汉邦村距离边境线3.4公里,过去村民法律意识淡薄,一些村民私自在便道设卡,扬言“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更有甚者直接参与走私活动,在村里形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针对汉邦村的顽疾,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定点帮扶汉邦村,第一时间成立普法宣传队,联合司法行政部门持续开展普法活动。村里建设了法治文化广场,修建了和谐亭、感恩池,家家户户的墙上挂着普法宣传画,门前亮出家风承诺和家庭签约律师服务卡,彻底扭转了村里的歪风邪气。
2024年,汉邦村扎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邀请“三官一律”(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村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解,有效避免1起极端个人案事件发生,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2018年到现在,村里陆续走出10多名全日制本科生。村民的意识改变了,汉邦村也从一个后进村蝶变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广西乡村振兴示范村。”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派驻汉邦村第一书记赵云鹏说。
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边关普法活动。凭祥市开展“沿着边境去普法”活动,在抵边村屯招募普法志愿者建立普法队伍,联合多部门以及“法律明白人”开展“一村一品”普法活动。
东兴市打造北仑河畔法治长廊,开展“以案普法边关行”活动。京族同胞在“哈节”期间举办中越双语法治歌圩,邀请越南歌手同台对唱。东兴市人民法院成立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开设中越双语诉讼引导岗,创建国门调解室,实现跨境纠纷“一站式”普法解纷。
如今的广西边关,法治元素已融入边贸互市、跨境旅游、劳务合作等各个领域。在法治阳光照耀下,这片充满活力的边境地区正朝着更高水平的平安与繁荣阔步前行。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