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实习生陈丽华 深圳报道
2025年行至半程,下半年的经济走向和投资策略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整体来看,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更为亮眼,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达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18.68%,显示出港股市场的韧性和科技板块的活力。
港股本轮上涨行情也离不开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超过7300亿港元,创同期历史新高,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
展望下半年,港股怎么走?哪些板块值得布局?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或者风险因素需要关注?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国泰海通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吴信坤表示,中国科技资产重估只是序章,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反映出港股稀缺性资产更具吸引力。他指出,港股下半年牛市行情有望延续,AI应用、创新药、新消费及红利类四大稀缺性资产值得重点关注。
南向资金助力,港股成本轮牛市主战场
21世纪:今年以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十分亮眼,市场表现全球领先。不少投资者认为,“港股或已进入技术性牛市”,港股这轮表现为何如此突出?
吴信坤:年初以来的中国资产重估行情中,港股整体涨幅更为可观,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产业周期因素,当前正值AI快速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阶段,港股中拥有大量与AI应用、新消费相关的上市公司,与产业节奏高度契合;例如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就带动了相关板块表现,4月以来新消费类公司如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也获得市场关注。
其次是资金面,今年一季度南下资金大规模流入港股,达4400亿港元,年初至今已累计超过7000亿港元。增量资金的大量进入,直接推动了港股行情走强。
21世纪:港股本轮上涨行情离不开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南向资金此番扫货港股出现哪些新的特点?
吴信坤:年初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背后或主要由险资、公募等机构推动。南下资金今年呈现出两个特征,规模爆发与结构优化。上半年流入已超7000亿港元,其中一季度单季流入达44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同时,机构资金占比显著上升,约达七成,尤其是公募基金和险资的配置力度明显增强。
中国科技资产重估延续,四大稀缺性资产值得关注
21世纪:本轮港股行情相对占优,那么港股市场那类资产更具有配置价值和优势?
吴信坤:港股稀缺性资产主要集中在AI应用、创新药、新消费及红利等方面。
第一类是AI应用相关资产。港股科技板块中,AI应用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比超过60%,很多优质互联网龙头集中在港股。目前正处于AI应用大发展周期,港股相关资产值得重点关注。
第二类是新消费相关资产。当前,居民消费结构上出现了新变化,比如潮玩受到市场关注,港股消费板块中新消费相关上市公司市值占比约60%,体现了港股与新消费产业周期的更强关联。
第三类是创新药板块。港股医药板块中,创新药市值占比约40%到50%。当前创新药行业迎来积极变化,港股创新药资产值得持续关注。
第四类是红利类资产。这类资产在港股市场性价比和吸引力依然很高,从股息率、现金分红比例、估值等多维度来看,市场上大量绝对收益资金对港股红利类资产还是会保持高度关注。
21世纪:年初至今的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让港股科技成长板块显著受益,这一趋势会延续吗?
吴信坤:我认为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行情目前只是一个开始,毫无疑问会持续下去。
年初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极大提振了市场对中国AI技术和科技资产的信心,外资在这一背景下系统性增配中国科技企业,加上政策层面持续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科技资本开支进入新周期,港股的AI类科技资产因此成为核心受益板块。当前恒生科技指数PE仍处历史均值以下,估值具吸引力,叠加南下资金持续涌入,因此我判断科技资产重估将延续。
投资逻辑转向基本面,结构性机会持续显现
21世纪:上半年,港股的新消费、创新药领跑市场,这两个板块的投资逻辑出现了哪些变化?
吴信坤:港股创新药方面,投资逻辑已经从“概念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一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审批效率提升,医保制度改革推进;另一方面国内创新药产品研发能力提升显著,出海交易活跃。
新消费则从短期题材向长期结构性机会转变。政策支持、港股通标的扩容等带来增量资金,消费品类则更聚焦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满足年轻人新的消费需求,如潮玩、茶饮、黄金饰品等。
21世纪:港股红利资产一直深受市场欢迎,因其估值低、股息高。随着市场变化,港股红利资产在下半年是否继续作为投资主线?
吴信坤:毫无疑问,港股红利资产仍具投资价值。第一,从股息率看,港股红利资产吸引力强。截至6月初,港股中股息率超5%的资产占市值43%。第二是资金流入稳定,今年一季度,险资对港股配置保守估计超千亿港元,受宏观环境和考核标准影响,红利类资产接下来依然是险资首选,未来资金流入将持续。
港股下半场牛市可期,仍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
21世纪:展望下半年,港股市场走势将如何演绎?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哪些风险因素需要关注?
吴信坤:我认为港股下半年将延续牛市行情。历史上港股相对占优的阶段,如2012-2013、2016-2017和2020年,都呈现出两个共性:一是流动性充裕,比如外资流入或南下资金大举进入;二是产业周期的加持,比如移动互联网、苹果产业链等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目前,南下资金流入持续、机构化程度提升,且港股科技资产在AI产业周期下具更高关联度,因此,港股在下半年将延续牛市行情。
从布局角度来看,我建议下半年重点关注港股的“稀缺性资产”。所谓“稀缺性”,是指这些资产在港股市场独有或占比较高,并且与当前产业周期高度相关。包括AI应用、创新药、新消费和红利类资产。其中AI应用方向最为看好。红利类资产方面,依然是一个长期值得配置的方向,无论从估值还是股息率看,港股红利资产的优势都非常明显。
需要注意的风险则主要来自地缘政治。由于港股外资比重较高,一旦地缘局势升温,可能对市场情绪、资金面和流动性环境带来影响,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