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行进中国 | 给汽车“智造”装上AI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10:04:00    

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

轻点手机屏幕,线上完成专属爱车的个性化配置,2秒钟,数据到达生产车间……静默的数字化变革高效启动。从各类原材料、零部件、传感器的采购、调拨,到喷涂、总装车间生产,看不见的数据在中国一汽的生产车间实时汇聚,全部流程均可实现智能化驱动。

中国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总装车间。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对传统制造业来说,数智化转型之路比‘天生的数字企业’要难走得多,但难走也得走!”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兼体系数字化部总经理门欣直言,面对汹涌的数字经济浪潮,中国一汽把数智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行了一系列艰难但坚定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一汽的变革之路。

时间回到2021年,中国一汽全面开展数智化转型攻坚。运用数字化思维解构业务流程,首创“业务单元”概念,将真正蕴含数据、影响工作质量的业务动作拆解到最小动作级,把复杂的流程拆解成一个个清晰的“业务单元”,用业务单元解构流程、用数据还原业务。

“一汽・七星云工作台”覆盖七大业务领域。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核心就是基于业务单元打造工作台,实现业务全量全要素的孪生。”门欣说,中国一汽研发了包括“战略管控云、技术开发云、产品诞生云、订单交付云、客户运营云、员工成长云、平台运营云”在内的“一汽・七星云工作台”,覆盖七大业务领域。

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工作人员介绍“一汽·七星云工作台”。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如何让庞大的企业机体适应数智化节奏?中国一汽摸索出一套“解题公式”:将业务划分为七大产品链,着力推动全员数智转型。用两到三年时间,依托“一汽·七星云工作台”,实现人人都是“数据挖掘者、模型构建者、业务优化者”的转型。

中国一汽智能生产车间沙盘模型。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全员转型,就像给汽车换上智能系统,从发动机到仪表盘全部升级。

效率提升看得见,价值增长很明显,组织能力在进化——中国一汽砍掉了超过2000个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审批自动化率超过50%,流程文件总量减少了58%,业务响应速度提升了3倍;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25%,制造费用降低了21%,销售转化率提升了42%,整体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数据背后,是中国一汽从“机械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质变。

中国一汽企业智能体—红旗云妹。(中国一汽供图)

转型的锋芒,在核心业务场景中淬炼出耀目火花:订单生产从“等一周”到“秒响应”;物料管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零部件线侧物流由“AI设计师”一键规划,缩短周期;订单交付实现实时追踪,缩短交付周期,开创高端汽车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新模式。

中国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总装车间。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从传统生产车间的机械轰鸣,到数字孪生平台的无声演进;从设计师的图纸手绘,到AI大模型的参数化生成,中国一汽正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再次升级。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一汽发布了企业级智能体——中国一汽OpenMind,用AI建立企业新秩序,推动企业从“经验响应”迈向“智能涌现”,加“数”前行。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一汽OpenMind吸引观众驻足。(中国一汽供图)

目前,中国一汽已经和80多家伙伴合作,进行了300多场跨行业的交流培训,成功地把转型方法、工具(工作台)对外输出。

“数据作为企业运营的基础,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说,传统企业管理主体都是描述责任和边界的流程,而中国一汽真正从架构视角和数据视角思考生产力如何跃迁,具有端到端解构和底层变革的特点。

“我们认为,数智化转型不只是建一个平台、简单的IT应用,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由数据智能驱动、AI赋能的深层次跃迁式变革,是彻底突破传统运营模式和作业范式的颠覆性进化。”邱现东说。

当“业务单元”成为重组基因的密码,“一汽·七星云工作台”化为智能的强健躯干,“中国一汽OpenMind”作为引擎驱动进化、指引未来,中国一汽正以数据为血脉、AI为神经、价值重构为灵魂,驱动传统制造巨轮向“数智化”全速转型,重塑民族汽车品牌核心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