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土沱→土湾,解锁嘉陵江畔的“时光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07:44:00    


一个地方,一段质朴记忆

新老故事在这里融合碰撞

土湾,藏在闹市里的老街

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

来到土湾旅游打卡的人

都不禁追问: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小布丁带你一起探寻答案


在一张1934年印刷的老地图上

标注着地名:土沱

这可能是土湾最初的名字

什么是沱?

沱,就是可以停船的水湾

土湾位于嘉陵江边

河道在这里形成一个很大幅度的水湾

有利于船只停靠


巴县地图,1931年测量,1934年印刷。图源:沙磁故事

过去,嘉陵江是一条繁忙的航道

井口、磁器口、中渡口等地名

都是当时航道港口留下的记忆

在没有公路、汽车的年代

嘉陵江航道承担了主要的交通运输功能

随着时代发展

土湾也随之迎来改变

上世纪七十年代沙坪坝土湾地区。土湾街道供图

上世纪三十年代,老成渝公路开始修建

汽车成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公路沿线形成了许多居民聚居点

于是,新的地名诞生——土塆

当抗战全面爆发

国民政府大举西迁

土塆的面貌彻底改变

这里交通便利、取水容易

许多工厂都先后选址土塆

比如军政部纺织厂、液体燃料厂

大公铁厂、重庆牛奶场等

豫丰纱厂大门。土湾街道供图

它们的入驻大大改变了土塆原有的面貌

这里不再是一个狭小山坳里的小村庄

而是拥有大块平地

“工厂+住宅”的大型工业区


进入数字化时代

开始使用电脑登记资料后

人们在录入数据时发现

当时字库里只有“湾”没有“塆”

加上“湾”和“塆”发音相同

而“湾”的使用率更高

便登记为了“湾”

于是,“土湾”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土湾街道供图

土湾还有一处历史遗迹:“重庆之蛙”

它是二战期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昵称

作为盟军在远东唯一的短波传播站

“重庆之蛙”将中国不屈的

抗争声音传递至世界各地

保留着“土塆”字样的门牌。图源:沙磁故事

土湾,老重庆味道浓郁

这里的每一条街、小路

都有其独特的电影画面感

《尘封十三载》《一起等雨停》

《刺杀小说家》《时空来电》

等多部影视作品都曾在此取景

土湾二层岩戴团长民居。土湾街道供图

走进土湾重棉院院

这里的一砖一瓦皆有故事

重棉院院就是由众多非遗传承人

文化创意爱好者

连环画家等联合发起和组织

利用重棉医院旧址打造的文创型院落

现已成为大家心目中喜爱的打卡点位

今日土湾。图源:沙磁故事 李野 摄

土湾,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这里的故事

等待着你去发现和体验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老重庆的记忆

也可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新故事

相关文章